1.晶界貧鉻,抗晶間腐蝕性能下降。
晶界附近基體中的鉻含量低于一定數值時,電極電位顯著降低,使材料抗晶間腐蝕性能明顯下降。
因此,這類鋼應當在微氧化氣氛中加熱,在加熱或冷卻時應迅速通過碳化物和б相析出的溫度范圍,并且鍛后應進行固溶處理,使已析出的碳化物和б相重新溶入奧氏體,已得到均勻單一的常溫奧氏體組織。固溶溫度一般1020-1050℃,采用水冷。為防止晶粒長大,固溶溫度不宜過高,保溫時間不宜過長。
2.晶粒粗大
晶粒度對奧氏體鋼性能的影響沒有高溫合金明顯,但是晶粒粗大也引起機械性能、抗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工藝性能降低。對需要進行氮化處理的一些筒形鍛件,要筒形鍛件晶粒度≥6級,否則,氮化層要起皮剝落。奧氏體鋼無同素異構轉變,因此鍛造加熱溫度和變形程度對晶粒度有很大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