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過燒
由于鋁合金的溫度范圍窄,其鍛造加熱溫度,尤其是淬火加熱泡度很搽近合金的共晶熔化溫度,容易發生過燒。所以在鍛件和模具加熱以及鍛件淬火加熱時,必須十分注意溫度上限,嚴格遵守工藝操作規程,否則會引起鍛件過燒。鍛件過燒后,表面發暗、起泡,一鍛就裂。在熱處理時產生的過燒,也可能形成裂紋。過燒鍛件的髙倍組織特點是:晶界發毛、加粗,出現低熔點化合物的共晶復熔球,形成三角晶界。輕微過燒的鍛件, 強度稍有提高,但疲勞性能較差。嚴重過燒后各項性能急劇下降,使鍛件成為廢品。
2.裂紋
由于鋁合金的塑性和流動性較差,很容易產生表面和內部裂紋。產生表面裂紋的原因與坯枓種類有關。用鑄錠做坯料,往往由于鑄錠含氫量高、有嚴重的疏松、氧化夾淹、粗大的柱狀晶、存在有嚴重的內部偏析、高溫均勻化處理不充分以及鑄錠表面缺陷 (凹坑、劃痕、棱角等)都會在鍛造時產生表面裂紋。另外,坯料加熱不充分,保溫時間不夠、鍛造溫度過髙或過低,變形程度太大,變形速度太高、鍛造過程中產生的彎曲、折疊沒有及時消除,再次進行鍛造,都可能產生表面裂紋。
擠壓坯料表面的粗晶環、表皮氣泡等,也容易在鍛造時產生開裂。
鋁合金鍛件的內部裂紋,主要是由于坯料內部存在有粗大的氧化物夾渣和低熔點脆性化合物,變形時在拉應力或切應力的作用下產生開裂,并不斷擴大。此外,鍛造時多次滾圓,當每次變形量較小(小于15%~20%)時,也會產生內部中心裂紋。
由于鋁合金的鍛造溫度范圍很窄,如果鍛造工具和模具沒有預熱,或預熱溫度不夠也會引起鍛件產生裂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