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鍛件經淬火、正火處理后,還需進行回火處理,回火是***后一道熱處理工藝,大鍛件回火的目的是:
1.消除或降低淬火、正火冷卻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;
2.獲得穩定的回火 組織,達SU所要求的力學性能技未指標;
3.進一步去除鍛件中的氫氣或使其分布更為合理;
4.如前所述進一步完成冷卻過程中的心部組織轉變。大鍛件回火工藝曲線的一般形式 。
為滿足大鍛件不同的硬度等力學性能的要求,淬火后需要選用不同的溫度回火。根據回火溫度的不同,在生產中往往將回火過程分為低溫回火,回火溫度在150?250°C之間, 其目的是穩定或降低淬火應力,減少鋼的脆性并保持鋼的高硬度,如要求HS90以上的 硬冷軋工作輥,表面淬火后應進行低溫回火(130?140°C)。中溫回火時回火溫度一般選擇在350?500°C,可以獲高的彈性極限,同時有高的韌性。在500?650°C的回火稱為高溫回火,主要是為獲得強度,塑性和韌性良好配合的綜合力學性能,所以一般結構鋼大鍛件經淬火或正火后都進行髙溫回火處理。
對于一般焊接件,鑄鐵(鋼)件,以及被校直的軸類零件,均存在著較大的內應力,為消除這些零、部件的內應力,達到穩定形狀和幾何尺寸的目的,往往也需要進行高(中)溫回火處理,有些工廠將這類零部件的回火稱為人工時效處理,有時也稱為低溫退火。
鋼在淬火或正火之后的回火過程中,性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這是在回火過程中組織變化的宏觀反映,所以要了解回火過程必須首先要知道回火時的組織變化規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