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銹鋼鍛件熱處理條件的影響:
1.奧氏體化溫度。若干研究結果一致認為,奧氏體化溫度溫度越高,鋼的脆化敏感性越大。這可解釋為奧氏體化溫度上升之后,奧氏體晶粒粗大化,因而使得偏析于單位面積晶界處的雜質元素量增加,或粗晶鋼的晶界破壞程度增大的結果。但也有報告稱,以奧氏體化后的回火脆化量***大。這是因為奧氏體晶粒粗大之后,抵抗晶界破壞的能力減小,雖然促進了脆化,但是雜質元素向晶界擴散距離增大了,減小了偏析量,因此,介于兩者之間溫度的奧氏體化其脆化量***大。有報告稱,加熱到鐵素體奧氏體兩相區,使不銹鋼鍛件的回火脆化敏感性降低,但是這種處理會引起強度降低,因此,采用這種熱處理時應予注意。
2.淬火的冷卻速度。淬火的冷卻速度放慢,則鋼的回火脆化敏感性變小,但是隨著初析鐵素體含量的增加,鋼的強度和韌性也降低了。鐵素體含量對韌性的影響,將鐵素體百分含量增加10%,斷裂了形貌轉變溫度相應提高了10℃。當顯微組織中鐵素體含量少于25%時,已經不能滿足-40℃時的54J要求了。
3.回火。回火溫度和回火時間對回火脆化敏感性的影響。脆化量雖然有較大變化,但晶界斷口率及初期韌性幾乎沒有變化,據此可認為,脆化敏感性與晶界脆化狀態的較大變化無關,而是由于屈服點的變化而增大的。